骨质疏松症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质疏松的相关疼痛和继发性骨折严重影响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
骨质疏松病理解读
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是不典型的,如果认识不够,往往会导致漏诊,进而发展为骨质疏松性骨折,从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因素的共同原因,如年龄、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微结构退化、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骨密度和强度降低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疾病。骨质疏松可能发生在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而类风湿疾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的2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研究表明,女性、年龄、病程、类风湿活动性疾病是类风湿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类风湿引发骨质疏松原因表现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骨质疏松会导致骨组织发生改变。在人体骨组织的正常代谢过程中,破骨细胞不断分解和清除老化的骨细胞,而成骨细胞则促进新骨细胞的生长,取代正常的老化细胞,从而达到生理平衡。类风湿关节炎可使机体发生滑膜炎,滑膜炎引起破骨细胞功能增强,成骨细胞功能下降。此时,骨质流失大于合成,形成骨质疏松症。同时,滑膜的增生和增厚也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紊乱,骨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能正常供应,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以骨质疏松或近端关节脱钙为主要表现。随着该病的发展,晚期骨束样光穿透区,即广泛性骨质疏松症,具有最大的潜在危险,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类风湿早期开始出现骨丢失,直至临床症状好转,手部骨密度先降低。因此,很重要的是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过程中及时了解患者的骨代谢状况,并避免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引发骨质疏松
在类风湿患者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它们在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中居首位,且尚无安全剂量。激素的使用时间长,激素的累积用量是类风湿性疾病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因素。
因此,患者的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可作为判断类风湿患者骨质疏松风险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监测类风湿患者的病情发展和病程,并进行及时合理的治疗,对改善类风湿患者的预后,减轻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